最近几天的信息特别多:
(资料图片)
某某负责人离任;
某省医药群大多解散,或者更名,前几天该省大三甲医院院长主动投案;
某某医药圈微信群禁止发医药广告;
几个外企今天相继解散学术会议项目沟通群;
又有内企通知停止院内拜访;
某外企通知不再开会,也不赞助医生开会,代表也可以停止拜访;
最近不少药代反馈,拜访的时候主任都说别来找他了,有些甚至都已经把代表微信删除了,说医院最近严查,好多都被带走调查了...
这个好多,指的不仅是代表,也包括医生。
很多医院都内查外查,两手一起抓。今年以来,也已经有150多位院长落马了,没统计的医生,估计就更多了...
多个省份卫健委发布医疗纠风部署文件;
某省大三甲召开纠风工作会议;
某外企抗感染线产品整合,会有部分裁员;
业界流传的某文档显示,反映医药行业学会管理混乱,列举很多赞助数据……
本次医疗领域反腐“大风暴”和以往任何一次都不太一样,层次高、部门多、落地快、穿透式、全链条,把医药二级市场刚刚抬起来的小头转瞬就又“吓”跌了,各企业、代理商、医院等都有不同的“压力”。
该来的总会来的,这似乎是个必然。总的来说,医疗纠风依然是焦点。
这么多年以来,一直是这样,本来是以卫健委为主体单位进行的医疗行业纠风整治工作,每次却都是医药行业成为风暴中心,医疗和医药之间就像传说中的真爱一样,被命运捆绑在一起,相互羁绊,相爱相杀。
大家最近应该感受更强烈了,今年的医疗纠风力度非常大。
日前又有几个省的十三部门联合发文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不正之风的文件传出,如广东省、河北省、辽宁省等,另外,如大家所知,海南、浙江省的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部署视频会议也都已经在近日召开,也都是多部门都参加的。
另外,北京卫健委、天津卫健委都公布了本次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举报 电话、电子邮箱和信息平台,征集整治线索。
除此之外,和学会相关的“卫星会”也成为焦点,有的朋友应该看到了那个信息。本来按照前些天一些医院的通知,企业普遍认为走学会的医学会议是没有问题的,现在看来,不容乐观,也要审视一下有的会议的合规性。
还是那句老话,务必遵纪守法,合规推广。
那么,在本次“大风暴”过后,医疗市场会呈现什么“景象”,会对企业、结构、模式有什么影响?
1、老药新做:根据目前医药行业的药企方面信息,这是本次反腐“大风暴”的重点之一,或者说是靠前的重点。
原料--制剂--价格,销售规模短短几年突破十亿+,占医保资金比较厉害,这个链条比较长,在当前的大数据反腐之下,就非常清晰。到当前,除了上半年公布的几件以外,还没有其他产品或者企业“爆雷”,不过,相信也不远了。
预期:这次“风暴”过后,在老药新做这个问题上,要是说完全能杜绝这也只能是理想。但,挂网的溯源与处罚应该会加强,工作会更加难做,挂网洗价格将会更加困难;1.8倍+红黄绿机制范围应该会更大;医保支付标准落地的速度可能会提速等。中药的老药新做迎来一个小高潮。
2、集采执行更好:集采中选产品执行力度不同省份、不同地市、不同医院、不同的产品执行的好坏有区别。
预期:在如此压力之下,从当下集采中选产品执行的力度会更强一些,对集采中选企业会是利好,对非中选企业有压力。之前,在基层市场未中选产品“放飞自我”,只要政策到位,中选企业要在中选区域加强布局;零售与线上市场会更卷。集采执行过更好,过评的积极性会有所上升,只是,可选择有比较大价值(指的是格局、规模、机会、收益)所剩确实有限。
3、国谈落地性:从数据上看,国谈产品的规模增长已经追上了集采产品下降的规模,但是,很多产品和部分企业、代理商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开院还是困难。国谈产品相比国采产品的空间性、政策性更好。
预期:国谈产品的进院在当下会有压力,在“风暴”之下终端的重点要先安内,所以,当下进院可能会更加难一点,等本次风暴有一个段落,国谈产品应该会有一个“小高潮”。当然,这主要也取决于产品本身的临床价值。
4、回扣点更低:“带金销售”自从诞生的那一日起到现在,是所有企业深恶痛绝又似乎离不开的一杯“毒药”,在活下去和风险的平衡后,就是“带金销售”的底层逻辑之一。同样,这也是集采要持续的常态化、制度化推行的原因之一。
预期:一部分企业会采取完全不发费用,一部分企业会对合规的票据等处理方式更加严格;终端的带金点位应该会有所下降,甚至有些学术做的好的企业会因此受益。
5、费用处理模式升级:当前的几种模式CSO、GSP、原料、平台、园区、研发,只是各地区、各企业选择的模式有所不同。
预期:虽然,现在就算问GPT4也不一定有模式上的想象,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未来两年以后合规的整个情况一定与现在有所不同。